高雄-苓雅區-金麵食坊溫州餛飩大王

鮮肉溫州餛飩湯(55) 可說是店內的招牌,這種餛飩是大顆扎實的大餛飩,一碗內有六顆渾圓躺在湯裡頭,光這六顆餛飩就足以飽餐一頓;餛飩皮薄內餡中等,皮與內餡捲成大顆狀卻保有餛飩原有的鮮美,重口味的可要一盤薑絲加上醬油與餛飩一起吃更有味道;湯頭部分是我愛喝的一環,略帶著甘甜味道十分爽口。
高雄美食、旅遊、吃喝玩樂心情分享筆記
高雄美食、旅遊、吃喝玩樂心情分享筆記
鮮肉溫州餛飩湯(55) 可說是店內的招牌,這種餛飩是大顆扎實的大餛飩,一碗內有六顆渾圓躺在湯裡頭,光這六顆餛飩就足以飽餐一頓;餛飩皮薄內餡中等,皮與內餡捲成大顆狀卻保有餛飩原有的鮮美,重口味的可要一盤薑絲加上醬油與餛飩一起吃更有味道;湯頭部分是我愛喝的一環,略帶著甘甜味道十分爽口。
時間過得好快,又是恭送一屆學弟妹畢業的…
黃澄澄圓圓的車輪餅,為了拍出菜脯米硬生生撕開成二半,依舊黃澄澄的菜脯絲藏在車輪餅內部,外殼由於剛出爐味道十分香,餡料部分較濕而非脆脆的感覺,胡椒味非常濃厚,吃一吃會有辣辣的口感,整體還不錯且價格便宜,來到藍田書院閒晃之於可到入口轉角處買車輪餅嘗試喔!
麵線糊加上大腸加上肉,上頭放著香菜淋上烏醋灑上胡椒,看似簡單的做法卻有著老闆多年的功力,以我的感覺來說,這一家麵線是多年來味道一直沒變過的一家,十幾二十年前吃的口味跟現在一模一樣,唯一變的是價格而已。紅麵線與湯汁是緊密的結合一起,舀起來時還可吃到大塊的肉與大腸,料多味美小碗的份量就夠我一餐,如果偶而嘴饞時會多點旁邊的黑輪大腸一起享用,反正這二家擺在一起吃任何一家都會聽到另一家的食物在呼喊著我...
高雄-苓雅區-老店台南傳統小吃(尚義街)。點了熟悉的米糕、担仔米粉,以前喜歡點的滷大腸與滷蛋就沒點,米糕是傳統的台南米糕,用木桶煮好的糯米,現點現裝盛,淋上肉燥醬汁,灑上些許的魚鬆再放個醃蘿蔔就是一碗香噴噴的米糕。這味道香在木桶煮的糯米,特別的Q軟好吃,猶記得以前小時候特愛吃這種米飯,且都會請老闆多淋些肉燥醬汁,因為多點鹹鹹的才好吃呀! 現在配菜是黃色的醃蘿蔔,最早時期除了有醃蘿蔔外還放上醃黃瓜,呈現道地台南米糕的特色。担仔米粉也是類似的作法(我喜歡吃米粉,所以幾乎都點担仔米粉而非麵,因為米粉才有吸收到湯汁,而麵比較沒有),用竹簍放入一捆米粉燙熟後,倒在碗上再加上湯、魯肉湯汁、豆芽菜以及蝦子,湯頭味道由於有魯肉湯汁的加持帶著一些鹹味和大骨的香,適合吃完乾乾的米糕後把這碗担仔米粉當成附湯喝。不知是否歲月以及成本影響,記得小時候吃上頭會放二隻肥肥的蝦子,而非現在的乾燥蝦,有點懷念起早期大碗好料的年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