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-民族路鱔魚麵

坐在老闆炒鱔魚前的BAR台位置,看著老闆賣力一碗一碗的烹炒,手中的相機也不停的獵取照片...點了一份鱔魚意麵,大塊的鱔魚約略有五六塊躺在上頭,意麵與鱔魚湯汁濃縮在一起,濕濕滑滑略酸略甜的口味,是在地台南獨特的鱔魚意麵口感,回想起六合夜市的鱔魚意麵,遠遠不及阿~~酸味與甜味略輕一些,乾炒意麵的手法卻是我特愛的味道,湯汁雖少但濃厚扎實,好吃!
高雄美食、旅遊、吃喝玩樂心情分享筆記
高雄美食、旅遊、吃喝玩樂心情分享筆記
坐在老闆炒鱔魚前的BAR台位置,看著老闆賣力一碗一碗的烹炒,手中的相機也不停的獵取照片...點了一份鱔魚意麵,大塊的鱔魚約略有五六塊躺在上頭,意麵與鱔魚湯汁濃縮在一起,濕濕滑滑略酸略甜的口味,是在地台南獨特的鱔魚意麵口感,回想起六合夜市的鱔魚意麵,遠遠不及阿~~酸味與甜味略輕一些,乾炒意麵的手法卻是我特愛的味道,湯汁雖少但濃厚扎實,好吃!
點了石高筍雞(600 元)當作今天的午餐。石高筍雞聽說是這家店的人氣菜色,將石高筍與雞肉熬煮後的高湯再加入食材一起燉(參考蘋果日報介紹),大約等了十分鐘後,一鍋大大的石高筍雞端上桌面,湯上頭浮著切片的筍子,一撈就是一塊塊結實的土雞,飢腸轆轆的我拍完照後馬上舀了一整碗嚐鮮,不知是否餓到底的原因,光喝湯跟吃筍子就覺得湯頭好甜美,筍子又帶著本身甜味水份,非常的對我胃口;雞肉部分吃得出土雞的運動健美,就是Q勁十足,不像平常的肉雞軟軟嫩嫩,取而代之是扎實的肉感,蠻不錯吃的一道菜。
老店面的阿堂鹹粥,早上開店後都是滿滿人潮,直到接近中午快賣完時依舊人潮不斷,老闆與服務生手邊的動作沒有停過,一碗接著一碗舀著鹹粥,客人也一團接著一團入坐,生意好到個不行。乾煎虱目魚肚,大大一塊虱目魚肚拿去油炸,乾乾脆脆現炸是最香最好吃的時刻,不用沾任何醬料,略帶著一些鹹味..土魠鹹粥,撈起來土魠魚脆肉幾乎占滿整碗,每一口粥都可吃到魚的肉片,味道就是單純魚肉的鹹味而非味素或其他人工的味道
在阿堂鹹粥隔壁有一家包成羊肉,聽說也是很好吃的一家店,雖跟阿堂鹹粥人滿為患的環境比起來冷清許多,但既然來到這邊就坐下來吃吃看囉!賣的東西不多,白飯、羊雜湯、清湯羊肉、當歸羊肉,由於來這邊的時間太晚,他們已經接近收攤邊緣,羊肉部分剩下有油花的羊肉...
從連德堂巷子出來轉角處有一家懸掛"無名豆花",騎樓下有個小小的木造豆花車,號稱是50年正傳統豆花。傳統豆花20,其餘有加料的豆花都是25元,點了傳統豆花嘗試看看,味道上個人覺得普通,豆花略有彈性,糖水甜膩一些,吃習慣安平豆花的我,反而不太習慣這家的豆花...
這家台南阿輝炒鱔魚也是老店,不過這次來的地方是新開的台南總店,好停車也覺得乾淨許多。早上11:00不到就已經到店內報到,老闆正在整理廚房備料請我們先等一下,趁此翻了翻美食雜誌和菜單,討論這次要吃的東西...有藥膳類、羹類、乾炒類、麻油類、什錦麵類和小菜,點了乾炒鱔魚意麵、乾炒鱔魚、五味小捲當作這次的早午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