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家"北港蔡三代筒仔米糕"在鹽埕區就是一家有名氣的老店,再加上米其林指南的推薦,加持下生意爆好,下午到就是排滿人潮! 主力是米糕,加上有名氣的蒸蛋湯,二者搭配幾乎是每人來必點的組合
雞絲飯份量剛好一人份,上頭佈滿了雞絲和一塊醃黃瓜,雞絲部分肉質普通,有幾塊偏硬,不過最主要的是雞肉飯淋上的湯汁的確沒有劉里長或呆獅來的香,做為一般的雞肉飯來吃還算不錯,但在以雞肉飯出名的嘉義來說,個人覺得其他家的雞肉飯比他還來的好吃。紅燒豆腐內有油豆腐、豬皮、魯豆腐三種,紅燒味道適中不會過辣或過清淡,醬汁也有魯進豆腐內,下飯的好物。金針排骨湯普通偏油膩,不過吃完飯跟紅燒豆腐已經呈現很飽的狀態,所以湯喝不太下囉!
王塔米糕與阿財米糕非常近,同樣都在中興街上只是中間分隔著中山路,原本預計想吃阿財米糕(之前吃過一次,驚艷於米糕上肥肉的處理方式),但在阿財米糕附近繞了繞找不到位置,就先到王塔米糕旁的停車場停放,攻略王塔米糕先,至於阿財米糕就等下一次有機會早點來在吃。下午二點半左右已經過了用餐時間,但店門口還是有著排隊人潮,內用與外帶分二邊排隊,每個上門的食客清一色都點著米糕,而店家也一碗一碗的將米糕倒入碗中淋上醬料端出。這次點了一份米糕(30)和滷蛋(10)外帶,用一小碗裝盛並附上辣醬,趁著新鮮拿回車上拆開來吃。
了一碗燒肉飯(小30大35),另外加點油豆腐與滷蛋,一頓中餐50塊內可以打發,不過食量大的還是建議買燒肉便當,飯量增多外也多了三樣配菜可以挑選,這樣吃起來較有飽足感。燒肉飯是它們的招牌,一碗燒肉飯內飯加上切成五六塊的燒肉和一二塊小黃瓜就成了主餐,燒肉烤得恰到好處,肉上還有一些油脂在,帶著一些鹹鹹的味道十分的下飯,油豆腐與滷蛋就平常的小菜,卻是在燒肉嗑完後的最佳搭飯餐點。
點選了爌肉飯(60)、梅干菜飯(35)、醬筍排骨湯(40)、滷蛋(1粒10元),爌肉飯是這家店的招牌,三層肉魯到金黃顏色,皮、油、肉肥嫩嫩的躺在飯上頭,肉質軟嫩含有些許油分,魯的程度恰好不至於過老,雖然我們都不吃油+皮部分但光這肉就覺得不錯吃;梅干菜飯採用梅干菜+碎肉的作法,調味上偏淡不鹹膩,但這種口感卻正好下飯,配著飯吃清爽好滋味;醬筍排骨湯則是一般口味,採用粗排骨+筍子一起熬湯
這次點香檸捲心豬定食(210)和綜合炸物定食(250),香檸捲心豬的做法是用豬肉捲上帶有檸檬香味的香腸,外脆內軟,沾上玉子醬十分的對味也十分下飯(玉子醬味道搭炸物最香);綜合炸物定食內有可樂餅、魴(音ㄈㄤˊ)魚排、炸豬排三種,可樂餅粉有點多,炸豬排是屬於厚切那種大塊豬排,魴魚排雖軟嫩但肉質較乾,論份量與種類綜合炸物定食搭配的最好,但這二個套餐我們是覺得香檸捲心豬較為好吃! 炸物外層的油處理得不錯,吃起來沒有任何油膩感,搭上生菜+濃醋剛好可以去除油分,也多增加一些纖維質。